image
20180224

公務員決策前先走出冷氣房

 去年以來,政府有不少引起民怨的決策,忽略企業、民眾、消費者的心聲,而被譏為公務員關在冷氣房做決策。最引發反彈的莫過於反覆修法的一例一休。勞動部官員除了將各產業視為同質性,忽略各產業的特性外,加班費動輒數倍計算外,特休假未休完的獎金又增添僱主不少負擔。另外,輪休但又不易找到工人,更嚴重的是,一例一休造成勞資對立,彼此猜忌,一有問題員工提告,帶來勞資糾紛;且引發服務業產值下滑,和漲價衝擊消費者等。

 雖然目前一例一休已再次完成修法,但在爭議過程中,官員固執己見,且無視於民眾、企業的反彈而誤判情勢。凡此種種均戕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除了一例一休外,衛福部前一陣子通過的食安法,由上而下訂定專法,卻未廣蒐民意及中小企業的建議。尤其是要求資金、人力均不足的中小企業自行尋找上游供貨源頭廠商(溯源),不但困難而且所費不貲。對於大力遵行GMP規定,且採用具GMP標準的原料、醬油包的餐飲業者,一旦出事,必須自行溯源,又無法代位求償,真是情何以堪?

再者,政府鼓勵企業新南向,卻缺乏一套協助南向投資廠商發貨、物流、倉儲,以及協助廠商取得供應商、通路商的落地策略,雖有外貿協會的海外精品展覽,但展覽結束,一切回到原點,沒有落地策略的新南向政策,如何能具體落實?反之,日本、韓國大商社先行,政府駐外機構協助蒐集資訊、找土地等,並掌握在地的資源,通路,使中小企業海外行銷、投資無後顧之憂。但我們的政府經常大力標榜中小企業的靈活彈性、舉世矚目,卻將大筆資源往上游的教育部、科技部移動,嚴重壓縮在第一線開拓業績的經濟部,在經濟部經費拮据之下,又能為中小企業做什麼?

另一方面,在觀光業面臨寒冬,據各媒體的報導,主要觀光景點營收面臨雪崩之際,交通部斤斤計較於觀光人數有沒有減少的辯解,卻對觀光業提高附加價值的努力相當有限,例如可以帶動台灣觀光及文創產值的定目劇場的推動未見著力。通常國人到國外旅遊時,晚上有不少消遣活動,如觀賞韓國的亂打秀、泰國人的妖秀、澳門的水舞間表演及大陸印象系列等。反之,到台灣只能千篇一律地逛夜市,不但附加價值低,也對台灣的精緻、優質文化幫忙有限。

基於上述的觀察,我們認為公務員走出冷氣房,部、次長及高級長官每一個月應搭二、三次計程車,了解庶民的心聲,才不會以同溫層做決策,不知民間疾苦。不此之圖,側重供給面、自我感覺良好的規劃,卻和廠商、民眾的需求背道而馳。出事或引發反彈後,有些長官甚至驚訝表示「怎麼事前都不知道」。

在一例一休及食安法案例的教訓上,政府部門應多多察訪民情,了解產業特性,不能一再以人力不足為藉口,同時,可以仿效經濟部,設立外國研究機構,定期編列經費,委託調查研究或規劃,才不至於以偏概全。

 再以觀光為例,除推動夜市觀光之外,也應把臺灣最優質的文化創意團體,如明華園、優人神鼓、雲門舞集、霹靂布袋戲等引以為傲的表演予以匯集。在提升觀光附加價值的考量下,觀光局應整合跨部會,協助上述優質文創團體找到定期表演場地(如荒廢校區、場地),推動固定時日、場次表演的定目劇場,並結合劇場外的文創、3C產品、小家電的販售,附加價值至少是五倍起跳,又何愁觀光客的附加價值上不來呢?至於新南向的推動上,應參考日、韓作法,整合海外的台商、華商與海外設有據點的台資銀行,協助廠商在目標市場找到通路商、供應商,甚至協助建構海外經貿展示基地、物流與配銷中心,突破中小企業在海外行銷的障礙,中小企業才會對政府政策有感。

當前公務員在年金改革後退休金大幅縮減,士氣也相當低落。此時,政府應適時提出誘因機制,為勇於任事、招商或鬆綁有功帶動投資的公務員,拉大薪水的差距,或破格擢拔,提升其位階,以提升士氣。同時,去除圖利他人,但搭配顯不相稱所得負舉證責任,使公務員能夠勇於任事,在招商、吸引外資、突破法規障礙、推動跨部會與中央地方的協調、整合上盡心盡力,才能為國家注入嶄新的活力。

總之,公務員應走出冷氣房,了解民眾、企業的想法,設計需求導向的政策,才能使民眾有感。否則,政策和民意脫節,卻氣急敗壞認為民眾不了解政府作為,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