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本報系執行承辦之「2018因應台灣照老服務多元應用趨勢高峰會」,即將於四月聚合國內產官學研暨兩岸實務專家在中部舉行,該場將是整合國內在照老產業及智能多元發展應用服務上,有實際成果的論壇亮點。台灣已步入高齡化的社會,根據國發會統計,國內少子化已嚴重衝擊到人口結構及人力資源變化,預估在2030年後台灣青壯年比率逐漸開始低於其他國家水平,為因應此一轉變狀況,除政策鼓勵年輕世代提高生育外,政府也應重視積極推動長照政策多元應變,透過可行健全的照護服務與系統外,要如何落實現行照老服務的新思維與產業投入發展願景為要。
台灣現已擁有傲視全球的醫療與科技技術,產業智能發展應用與人力服務也已開始整合多元技術並投入。已發展軌跡而言,政府在2016年底開始推動長照2.0,並逐步放寬法令,未來的智能應用服務如何導入照老市場供需功能在需求端,是指日可期。由於智能系統服務導入產業需要相對成本,還需改變原有的作業方式,但智能服務的技術導入仍是智慧醫療與長照系統的既定期待方向,期間或有盲點,但產業整體發展方向是可確立,亦需政府政策大力扶持推動。
台灣的長照政策近年來最大的變動要屬衛福部對醫師法第11條的重新解釋,為避免訊息疏漏,過去此條法令規定「醫師非親自診察,不得施行治療、開給方劑或交付診斷書」,山地、離島、偏鄉或有特殊急迫情形的醫療需求,也必須由主管機關指定的醫師,才能診療。
然而在法規限制下,網路視訊並非屬於允許範圍,且醫療照護是人力密集及高度專業的服務產業,其對長照發展橫生出高度成本,由以居家照護為主的長照機制而言,人力親為的逐一訪視與服務,將是成本高、效益低的作法。在政策的新釋法規上,針對六項特殊狀況放寬遠距醫療,含以:慢性病患、緊急住院後出院、住宿型長照機構住民、國際病患、適用健保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與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劃、政府試辦的遠距照護計劃上,該法規均已大幅放寬遠距技術在醫療與照護的服務,產業投入如何因應現況需求與選擇適用功能,帶動出多元應用與龐大的產業投入商機,這將是該場中部論壇舉辦首要議題,是產業可期的。
依據專家預估統計台灣到2020年時老人比率將達到20%以上,亦將邁入老齡化社會。以致未來的年輕人屆時將面臨極大扶老壓力,社會也將會因扶養問題衍生更多弱勢家庭問題,正因如此,未來經濟生活因素及扶養問題,均讓年輕人對結婚生育產生恐懼感及經濟生活的後遺症壓力,相對讓獨居老人口比率面臨快速提高,這都將是成為社會大眾與政府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與困境,亦會造成政府在財政上沉重負擔。
期盼藉由此次論壇創新思維,邀集國內相關之產官學研實務專家與學者各界,共襄盛舉一起探討及獻策,共同打造出一個以科技、人文、關懷、健康、長期運行的可行之道服務架構,藉以建構創新及有效的照護機制,逐步減輕下一代扶老壓力,運用科技策略規畫對獨居及銀髮老人進行健康管理機制,為後代積蓄能有緩解及輔導更多的長照產業良性競爭能力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