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振興台灣觀光產業發展前景?台灣是美麗的福爾摩沙,是太平洋中閃爍的珍珠,擁有優越的地理環境、得天獨厚的山川海洋資源及豐富的自然生態,超過3,000公尺以上奇險峻秀的高山就有264座,玉山3,952公尺為東亞最高峰,在優越先天條件上各國登山客都來朝山。我們四面環海擁有岩岸、沙灘、沙丘、潟湖、岬灣、珊瑚礁、斷層秀麗的海岸等各種多變風貌。尤以台灣的美食國際知名,地方文化多元,台灣最美的風景不只是人而已!
據台灣區觀光協會聯合會理事長余紫菱表示,綜觀我們具備發展觀光之最佳優越條件努力以赴,但可惜的是政府過去一直著重於發展傳統產業、科技業,直到近年來才開始重視觀光業,個人認為政府應該傾全力來發展台灣觀光!觀光業如海納百川,包括食、衣、住、行、育樂、伴手禮、農特產、運輸、物流等業,更可結合農業、文創、在地、養生等各領域,觀光業是台灣最有價值發展的綠色經濟。
余紫菱說,台灣島嶼雖小,但屢屢在世界上發光,瑞士也很小,國土面積41,285平方公里,只大台灣5,463平方公里,且被德、法、義等大國包圍,沒有壯闊的海洋,人口只有834萬人,但他們繼金融、精密機械之後,全力發展觀光業。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調查,2016年瑞士人平均GDP高達79,242美元,排名世界第二,而台灣人均GDP則是22,453美元,卻是排名世界第34名。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如何向瑞士學習,台灣雖是世界的小國,但要做觀光的大國邁進!
要成為世界各國旅客都喜歡並持續來台灣的觀光大國,我們要向上提升及改善的空間還很多。
雖然,政府觀光單位最近很努力向外推展觀光,許多業者也很用心投入經營層面,但要成為觀光大國,政府需要投入實質的基礎建設,包括環境、道路、遊憩設施、主題區、旅遊點整體規劃建設,以及交通、旅運之大眾乘坐工具管理及路線指引等整體建置,並輔導獎助地方產業共同打造觀光亮點,如特色小鎮、主題部落村落等,讓台灣各縣市、各鄉鎮無一不是觀光景點。對內將旅遊大小環境建設好;對外積極開拓國際多元市場,進行海外推廣行銷,雙向合一才能奏效。
此外,余紫菱緊接著指出,近年來數位科技已轉變了旅遊的型態,從以前大量的團客到現在愈來愈多深度旅遊的自由行客量,發展智慧觀光,是刻不容緩的任務。政府應輔導產業轉型,善用智慧科技大數據及行動載具技術,完善自由行旅遊資訊服務,及售後客戶關係管理與維護,讓國際旅客連線不斷,愛上台灣,愛遊台灣。
余紫菱說,台灣最有價值的就是豐富的文化及創新的能力,近期觀光聯合會即將籌劃舉辦振興觀光論壇,擬邀產、官、學、研等專家與會論壇,匯集多方的智慧與力量,共同謀略、策劃、激盪,進而攜手落實執行,藉以台灣觀光由政府帶頭,產業界響應、公協會輔導、學術界支援,團結就是力量,台灣一定能夠一步步往觀光大國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