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第4季,美國公債殖利率應當會繼續攀升,短線在美元走強、公債彈升,波動增加之際,建議利用縮短存續期間的美元短期債券,做好第4季抗波動的收益型核心配置。
美國10月開始執行資產負債表縮減,不排除12月再升息一碼,短期間殖利率看升;在市場波動仍存在下,野村全球短期收益基金經理人林詩孟建議,以短存續期的債券組合介入全球投資等級債,依舊是最好的投資策略。
展望未來,由於共和黨稅改計劃,大幅降低企業稅至20%,個人所得稅率最高降至35%,將有助消費增加及經濟成長,升息信心可望持續增強。
野村投信認為,市場將逐漸反應年底升息推高公債殖利率,短線市場波動可能增加,建議審慎看待,不妨利用啞鈴式策略往高品質及低存續期債券移動,降低投資組合波動度,全球短期收益債券這一類產品可持續強化資產配置的核心部位,維持收益率。
第一金投信分析,從評價面來看,新興股今年來累計漲幅已大,新興債不論美元計價債或當地貨幣計價債與美債利差尚稱合理,利差誘因較高;同時投資人持有比重低於金融海嘯後的平均水準,投資氛圍不致過熱,表現機會大,對於積極尋求「收益」的投資人,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張瑞明指出,美國石油鑽井平台數量降到756座,自1月以來首次下降,預期進入第3季用油需求旺季下,庫存下降速度將加快,有助油價獲得支撐,對相關的新興市場債亦是有利因素。
保德信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美君分析,當縮表來臨,投資人不妨100%持有美元債,鎖定「高評等、存續期間短」的券種,高評等債因信用評等佳,違約風險較低;至於存續期間短的券種則因利率敏感性低,可望有效降低升息帶來的利率風險,符合這兩大特性的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型基金,可望幫助投資人遠離追高殺低的惡性循環。
群益環球金綻雙喜基金經理人葉啟芳表示,美國、亞洲高收債的走勢,除具備較佳的流動性外,更擁有利差的絕對優勢,未來將是資金持續青睞的標的,未來上漲契機仍可期。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認為,著眼新興國家當地公債仍多有高殖利率機會可尋,尤其印度、印尼及拉丁美洲多數國家政策積極作多,將有助吸引國際資金青睞,是目前側重投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