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體能中心負責人汪乃富創業4年經歷多項失敗求取經驗,如今重拾營收、獲利更優於前幾年,他說,創業邁入第5年才正要開始。
汪乃富2004年、20歲就踏入健身產業,從會籍銷售做起,經過3年累積銷售經驗及專業知識後,2007年轉換跑道進入教練指導工作,並自2008年同時擔任教練培訓角色。
汪乃富表示,在健身俱樂部工作每天常常超過10小時,最高紀錄更曾連續16個小時1對1指導不休息,從早上6時一直到晚上11時,雖每個月的收入都有近6位數,但也讓他思考1個問題,這樣下去可以教幾年呢?這個產業是否能夠有突破性發展呢?
在經歷4年的俱樂部工作環境之後,直到2012年出國訪查「取經」、回到國內與合夥人創辦設自己的健身品牌「激活體能中心」。
回憶剛開始創業的3個月,汪乃富原本以為是意氣風發的開始,沒想到卻因無法與合夥人良好溝通,導致合夥人退出,瞬間負債高達400多萬元。
在面臨營運危機壓力,他仍以不服輸的精神咬牙苦撐,每天睡在健身房,早早起來開門迎接客人,晚上教學到12點鐘打烊,持續數月終使營運狀況看似好轉,卻又面臨龐大的漲租壓力。
汪乃富表示,此時不得不痛下決心搬遷到營運成本較小的店面求生存,僅裝潢損失就超過200萬元,但也學到寶貴的一課-要先活下去才能夠有未來。
跌跌撞撞經營了兩年,也因有了家裡房屋抵押的資金支持,決定再開出新的品牌「麒麟健身」,卻又面對新的問題。汪乃富認為,肇因過度放心本店的營運,沒有良好的團隊管理、溝通,波及兩家店陷入「蠟燭兩頭燒」的窘境,造成人員出走及績效一蹶不振,不僅營運嚴重受到打擊,整個團隊也陷入分崩離析。
這樣的情況持續近半年,房貸資金又快「燒」完,汪乃富說:「再學到寶貴的一課,就是拓展事業前,必須先建立良好的團隊溝通及管理。」
靠著不斷的資金周轉運作,又過了1年有朋友願意投入資金,於是又重整旗鼓、調整步伐。汪乃富指出,有了之前的失敗經驗,不僅精簡人事成本,組織管理也能平行溝通,讓彼此都了解為何而戰、榮辱與共。
汪乃富強調,好不容易又再度把營業額做起來,並且利潤超越過去幾年的成績,在這中間又學到一課,與人的溝通必須先拿掉情緒,分工合作打團體戰才能夠持久。
歷經4年創業,汪乃富認為,良好管理現金流才能有足夠的子彈來面對市場挑戰;不斷的思考創新商業模式,才能夠提高獲利;不盲目追求營業額,實際創造多少營業利益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