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70228

遊走各藝術流派 品味經典風華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周年大展」展區包含: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學院派與寫實主義、印象派與自然主義、象徵主義與折衷主義,以及20世紀現代藝術之起源等,在各藝術流派的經典畫作帶領之下,細細品味19世紀美學世界。

 由對浪漫主義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畫家德拉克羅瓦之《獵虎圖》帶領觀眾進入本次大展,相對於古典主義風格,德拉克羅瓦運用色彩在作品中抒發個人情懷,即便德拉克羅瓦逝世後影響力逐漸減弱,浪漫主義依然受到畫家們的喜愛。尚-雷昂‧傑洛姆(Jean-Leon Gerome)繪製的《鬥雞》與威廉‧布格羅(William Bouguereau)的《襲擾》亦會於本次展覽與台灣民眾見面。

 寫實主義與之前將現實美化的藝術風格不同,而是以如同照片般的方式紀錄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竇加‧艾德嘉(Degas Edgar)的《證券行群像》、奧古斯特‧雷諾瓦(Auguste Renoir)的《彈鋼琴的少女》皆以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作為繪畫主題,透過本展民眾可以近距離賞析經典。

 其中寫實主義的代表之作即是尚-法蘭斯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的《拾穗》,描繪三位撿拾收割後剩下麥穗的婦女,藉由婦女彎曲、佝僂的身軀與拾穗的手指動作,精細勾勒出寫實的鄉村生活,將奉獻的精神與懷舊之情完全融入作品中,為勞動階級的農民增添一抹詩意情懷。雖是以庶民為主題,但整體構圖卻有著英雄史詩般的壯闊,企圖藉由三位婦女展現勤儉與知足的美德。

 在1890年代初期,印象派已獲得認同,然之後的藝術史亦進入了各派齊鳴的時代。印象派重視捕捉自然界的光線,文生‧梵谷(Vincent Van Gogh)即深受其影響,並在自己生命的餘年嘗試進行此觀點,為20世紀初期的表現主義敞開大門。向米勒致敬的《午睡》,便是梵谷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正午暖暖的陽光灑在金黃色的麥草堆上,脫下鞋履,躺臥於麥草堆內偷得閒的農人們,在梵谷傳神細膩的畫筆之下,彷彿能從畫作上嗅出淡淡麥香,順著空氣中瀰漫的氣味,牽引進入夢鄉。

 近年台灣最令人期待的藝術盛事「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周年大展」於4月8日起至7月24日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盛大展出,更多展覽相關資訊請上官方Facebook粉絲專頁「奧塞美術館30周年大展─印象‧左岸」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