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70102邱莉玲/台北報導

201 610大藝文新聞 硬拚惹議、軟不濟急…2017待續

image
 ●雲門舞集經典舞作《水月》,舞者在水流的舞台上和鏡面倒映出優美身影。圖/本報資料照片
 ●雲門舞集經典舞作《水月》,舞者在水流的舞台上和鏡面倒映出優美身影。圖/本報資料照片

從北藝中心工程爭議到台中歌劇院籌備開幕風波,由北市文化局長異動頻繁兩年換三任,到八仙塵爆後加強火源管理,兩廳院取消紙風車演出特效等,這些2016年關於文化政策、文化資產、場館等藝文大代誌,凸顯台灣發展文化產業:「硬」拚惹議、「軟」不濟急的問題,進入2017年仍未完待續…。

根據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整理2016年全年藝文新聞,徵詢專家學者意見並進行師生問卷調查,再邀民眾投票,選出年度10大藝文新聞,頭條新聞為「北市忠孝橋引道拆除,北門古蹟重見天日」,二、三名則為「臺中國家歌劇院9月開幕,票價風波、籌備瑕疵惹爭議」、「北藝中心工程爭議不斷,承包商驚傳倒閉工程延宕」,三者也是藝文工作者票選前三名,只是北藝中心工程爭議更受業界矚目。

拆一橋

成就首都博物館園區

 前文化部長、文化台灣基金會董事長洪孟啟指出,北市不畏批評拆除忠孝橋引道,應給予肯定,雖短暫對社會交通造成衝擊,但對台北市文化發展具正向功能,未來連結建國酒廠、鐵道博物館、松山文創園區、國父紀念館,以及串聯國立歷史博物館等,可望形成一個首都博物館園區,對古蹟保護、博物館產業發展有很大影響。

 曾是2014年十大藝文新聞頭條的「臺中國家歌劇院」2016年再次入選,則是因開幕時未邀建築師伊東豐雄致詞、81歲國寶廖瓊枝卻無座席,引發外界爭議;第三大新聞則是北藝中心承包商傳倒閉消息,這兩則新聞皆與場館相關,顯示未來藝文場館招標及經營的重要性。

 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蕭宗煌表示,一個大型藝文場館從規劃、興建到營運大約以10年為一個週期,但台灣因為選舉頻繁每4、8年一選,以致工程規劃、文化設施等,往往無法進入正常化作業,如期完成,台灣須建立可長可久的制度。

 洪孟啟認為,工程相關藝文新聞也凸顯出幾個問題:政府單位慣用低價標,遇到特殊工程應改用合理標;慎開國際標,需考慮國內工程技術在銜接、施工能力,否則將面臨流標、更改設計;文化單位負責重大藝文場館工程,最好找工程會介入。

新時代

藝文場館扮要角

 隨多個藝文場館將陸續完成,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理事長于國華指出,台灣將進入一個新時代,表演藝術將走出台北,各地場館也將帶動地方性節目發展,但是否有足夠演出內容與售票市場支撐卻是隱憂,否則將面臨場館供過於求的問題,因此他也呼籲,政府需用當年扶植國家兩廳院的資源乘以3,由國家兩廳院與台中歌劇院、高雄衛武營,分別在北中南帶動台灣藝文發展。

 未來不只要補足,于國華表示,更要加重場館扮演教育、行銷、策劃的角色,從過去國家兩廳院時代,政府蓋場館、補助藝文團隊、帶動市場的線性發展,走向由政府、劇場、藝文團隊、觀眾四者連結成為菱形合力發展,有愈來愈多場館在硬體建設時,就開始規劃內容、連結國際,待場館落成就可營運,不用經過2、3年空窗期,有益於文化生態發展。

 據統計,台灣大約有5,100個表演藝術團隊,其中一年票房超過3、4千萬元以上的大團不到10個,99.9%都是中小型團隊,製作與表演方式、規模都大不同。目前市場朝M型發展,大團節目製作量大、規模大,巡演國內外,肩負帶動台灣表演藝術發展的使命;活躍的小團,則注重藝術發展、走實驗性,由於不如大團具號召力,不敢做大節目、巡迴。

 近10年間從育成團隊晉升至發展、卓越大團的比例很低,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國內缺乏中型劇場(約4、5百人座席),要缺乏經驗的小團直接挑戰千人以上座席的劇場很困難。

新課題

培養人才、創新作品

 代表雲門在90年代重要聲譽的兩齣舞作,一是演出22年、巡演全球219場的「流浪者之歌」,以及1998年首演以來累積達197場的「水月」,都在2016年11月最終演出後暫時封箱,也引起關注。

 國藝會執行長陳錦誠表示,隨著林懷民等表演藝術團隊核心人物年歲漸增,從音樂、舞蹈到戲劇,人才培育、創新作品、製作巡演、國際交流,都是將面對的課題。

 另就藝文工作者的角度,年度十大新聞還有台北市文化局長異動頻繁、兩廳院取消紙風車演出特效、白晝之夜、文學家陳映真過世的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