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61125王中一/新聞分析

中美晶、環球晶 連併購 絕非躁進

 中美晶與旗下的環球晶近年來陸續發動多起併購案,對象涵蓋日本、歐洲、北美等地一線大廠,除了國籍、企業文化完全不同之外,併購對象的規模更是一家比一家大,看在外界的眼裡,確實替他們捏一把冷汗。但事實上,中美晶和環球晶連串的出手絕非躁進,而是檯面下累積了一定的把握度。

 以中美晶在2008年收購的GlobiTech來說(當時環球晶尚未獨立切割),這家位於美國德州的半導體廠,高層都來自於德州儀器,而中美晶董事長盧明光出身於光寶科,而光寶科董事長宋恭源等在不少主管都來自於德儀,加上中美晶之前也就有投資GlobiTech,因此不管GlobiTech的高層或是相關業務,都相當嫻熟。此外,由於當時處於全球金融海嘯期間,實施人員精簡並未遭到太大阻力,都有助於併購18個月之後轉虧為盈。

 其次,環球晶在2012年收購東芝子公司Covalent Silicon,當時的大環境正式日圓匯率一路升值、即將朝向70日圓兌1美元邁進之際,這也讓原本的私募基金股東在苦撐數年後徹底絕望,積極尋求脫手。神奇的是,環球晶入主後,日圓就在安倍首相祭出「三支箭」後一路狂貶,同樣有助於在創下併購9個月之後就轉虧為盈。

 以此次收購SunEdison Semiconductor來看,SEMI的前身MEMC,原本就是中美晶與環球晶的原料供應商,後來才分割獨立。而環球晶原本就持有持有約3~4%股權,加上與董事會成員相當熟悉,併購案最終得以獲得董事會通過,換言之,檯面上的成功,可是經過檯面下無數的努力才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