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60331李伸一■現代財經基金會副董事長

別讓錯誤資訊與成見 阻礙經濟發展

image
 ●環保團體將空氣污染的禍首歸之於工業,以雲林縣為例,把PM2.5的源頭指向六輕,居民罹患癌症也歸因六輕,甚至六輕量產後居民因癌症死亡者也集體求償。圖/本報資料照片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領導的新政府即將於520就任,選前一再宣示以發展經濟為第一要務的蔡英文,面對的將是非常嚴峻的經濟形勢。對外除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恐怖活動的威脅,還有中國紅色供應鏈進逼及兩岸關係的不確定性;對內則有景氣低迷、投資環境不佳、外資裹足不前、國內企業往外投資…等問題。如何突破困境,將決定新政府能否獲得民心。

 國內投資環境不佳,除了大環境因素外,另有一個關鍵是一些人的反商仇富情結,及環保人士心有成見的反對工業,而部分學者、名嘴也隨之起舞,地方政府主管又加以附和,以致投資案動輒數年仍未能審查通過,最後只有向外投資。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某指標性企業在2014年的前四年國內外投資比重是七比三,2014年以後則變成二比八。台灣地小人稠,又沒有天然資源,所以提升經濟、發展工業、拓展外銷是最重要的途徑。但現實面卻在環保人士的抗爭,及部分學者以不確實資訊推波助瀾下,新投資被擋下,舊投資被批判,造成決策者的成見。此類阻擾工業的例子,不勝枚舉,謹舉數例為證:

 最近各界重視空氣污染(PM2.5)問題,環保團體把污染的禍首歸之於工業,特別是指標性的企業,以雲林為例,把PM2.5污染的源頭指向六輕,居民罹患癌症也歸因六輕,甚至六輕量產後居民因癌症死亡者也集體求償。事實上,依據行政院環保署統計資料,台灣各類污染源PM2.5的排放量,汽機車佔36%,大陸傳入佔27%,工業佔25%,其它為12%;在工業25%中,電力佔2.9%,石化產業佔2%。而雲林縣特別是麥寮台西地區,罹患癌症的人數並未因六輕的動工而增加,但地方行政首長因心有成見,且聽信部分學者及環保人士所提供的錯誤信息,而採取不當的行政作為。

 此外,環保人士又指稱台塑電廠使用劣質生煤、未使用無煙煤,是造成污染的原因,卻不知煤炭其實分為無煙煤、煙煤、亞煙媒及褐媒四種,全世界無煙媒的存量只有煙媒的1%左右,不但數量少且無煙媒的碳成分佔86%,加熱會產生高濃度且不易去除的氮氧化物(NOX),與空氣中的水分結合形成硝酸,因為含碳高,未燃燒部分亦延至靜電集塵器,容易發生火災的公安問題,所以除了煉鋼廠外,沒有電廠在使用無煙媒。各國皆然,如德國、日本使用煙媒,美國、韓國使用煙媒及亞煙媒,台電使用煙媒及亞煙媒,台塑使用煙媒。

 煤炭現今仍為發電不可或缺的能源,以先進國家而言,依照2013年資料,發電用煤所佔能源配比,澳洲65%,德國46%,英國37%,日本32%,韓國41%,均與台灣41%相距不遠。各國燃煤發電排放的硫氧化物(SOX)、碳氧化物(NOX)及粒狀汙染物(TSP),都制定有明確的國家標準,相較之下台灣的管制標準更為嚴格,而發電業者也都能符合國家標準,且更低於國家標準。在非核家園已成定局之際,如再禁止燃煤,勢必造成電力短缺,將使台灣低迷的經濟雪上加霜。

 對於環保人士及部分學者,心有成見的發言或引用錯誤或不確實的資訊,通常政府都採縱容態度,訴之司法也為不起訴或無罪之判決,長此下去,將有不良示範作用。蔡準總統除發展經濟之外,司法改革也應列為重要施政重點,司法改革與經濟發展實有其連帶關係。環保人士或學者,故意援用錯誤的資訊而為不正確的發言,不但民眾受其迷惑,政府的決策也會受影響,當然會阻礙經濟的發展。吾人建議在司法改革議題中,對於引用錯誤或不正確的資訊,假借言論自由而傷害他人,規定亦應負起法律責任,相信這是排除投資障礙、落實經濟發展有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