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51018蔡卓邵

商業模式大開 發展潛力無窮

image
 ●3D列印技術製造的電吉他。 圖/美聯社

3D列印應用的商業模式大致有生產、開模、打樣、列印平台幾種,由於成本、成效各有差別,因此供給和相關應用也根據客戶需求而有很大的差異。

列印平台-獲取權利金

 廠商具備3D列印機與3D列印軟體與繪圖的能力,可自行3D列印出所需要的產品外,也能出售模型或幫他人列印已購買的模型。此種模式除了有效應用自家的3D列印機外,也可透過整合列印與服務的平台營運促進3D列印發展,甚至獲得3D模型的權利金。AstroPrint和i.materialise的合作就是前者提供平台、後者提供3D列印服務的模式。

 但由於會製作3D模型的人數不多,且不是所有模型都適合3D列印,再加上不同消費者對於透過平台網頁購買3D列印模型的意願也有落差,使得此商業模式不見得能暢行全球,例如在台灣就較難推廣。另一個影響因素是價格,有些廠商會為了刺激使用率而削價競爭,雖然短期間可提高流量和使用率來維持平台營運,但長期而言仍將影響永續經營與競爭力。

打樣-省去開模費

 此類型是指保有一定規模的3D列印機,幫廠商列印樣品、模具與成品等三類商品來收取費用,其中台灣3D列印主要的應用之一即為製作樣品。新創公司可透過打樣列印來製作樣本,省去開模費用,不過,各地區產業環境對新創廠商的友善度不一,在資金缺乏的地方,新創廠商可能很難負擔動輒上百萬的金屬3D列印機成本,較便宜的塑膠3D列印機,則有成品粗糙的問題。且即使購買了較適合的3~10萬元左右的3D列印機,但列印出的成品只供樣本參考,仍無法實際使用、販售;加上列印會有耗材費用,對新創廠商而言也是不小的壓力。

 因此,需要大量產品打樣的大廠商較可能自行購置3D列印機。

開模-專攻精細模具

 3D列印應用除了打樣和直接印製成品外,也有廠商將其拿來作為開模的手段,但因透過3D列印來開模的成本不低,因此只有較精細的模具才會採用3D列印來製作,並不是相當常見。這種模式的需求相對較少,多半會與打樣結合,由專門廠商提供客戶打樣與開模的服務。

生產-輸出精密產品

 在3D列印議題火熱時,曾出現以3D列印取代製造業的想法,但因製造業講究規模經濟,因此目前的3D列印仍無法做到。耗材是3D列印最主要的成本所在,所以製品規模僅會反映在耗材採購的成本上。由於3D列印較為耗時,若要快速消耗耗材的倉儲,亦即要加速生產的話,就必須購置更多3D列印設備,使得由3D列印機來取代產線的做法並不划算,因此目前還無法取代既有的生產線模式。

 不過,這並不代表沒有適合用3D列印生產的產品。一般生產線無法製造出的產品正是3D列印的優勢,亦即較高價的精密產品,例如航太、車用的零組件。然而,這些產業較為封閉,供應商不但需要取得廠商的信任,還必須要取得一定程度的認證,使門檻比傳統生產方式更高。例如用於航太零組件的3D列印機,就需取得FAA(美國聯邦航空總署)等機構認證,且通過FAA認證的廠商會與3D列印機廠商協議,禁止將通過認證的機台出售給新客戶,使新入者若同樣想要列印航太零件,就需要另送機台至FAA認證,提高進入門檻。

醫療-精緻度大勝以往

 談及3D列印時,醫療應用往往也會被提及,但相關技術還未發展成熟,無法形成一個獨立的商業模式,目前最常見也是可行性最高的是人體器官模型的製作,例如牙齒模型。相較於傳統需要先在口中塞入物質硬化後製模的方式,3D列印只需進行口腔掃描後就可印製,方便性與精緻度會比傳統方式還要好。

 至於印製骨骼等的技術,理論上雖然有替代材料可用,但是否會有不良影響仍需長時間研究,而印製器官等想法則因技術完全不成熟而無法進行,只有可能印製出供藥品臨床實驗使用的測試性器官,來提供藥品研發之參考。無論如何,此一技術仍待時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