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50804記者林祝菁/台北報導

灣仔碼頭 退出台灣市場

 香港知名品牌、曾是台灣冷凍水餃龍頭的灣仔碼頭,決定退出台灣市場。對此,灣仔碼頭發出聲明稿指出,基於全球供應鏈重整考量,灣仔碼頭台灣即日起關閉高雄冷凍水餃廠,對於受到影響的78名員工,將會盡力保障員工應有的權益,已依法與所有受影響員工達成協議。

 灣仔碼頭靠著「皮薄餡大汁多,不用沾醬也很好吃」打響知名度,在台灣擁有不少粉絲,突然關廠,退出台灣,震驚業界。

 有人認為,台灣食品安全議題頻傳,法規趨嚴,許多工廠得自設檢驗室,成本拉太高,而且網路的是非流言比不過專家建言,造成食品業愈來愈難經營,可能都是原因。另外,超商、小吃連鎖,吃的選擇太多,也壓縮了灣仔碼頭的生存空間。

 灣仔碼頭起源於香港,創辦人臧健和約40年前,在泰國失婚後帶著兩個女兒來到香港打拚,為了生活,到碼頭賣自己包的水餃,也正式命名為灣仔碼頭,在一個偶然機會,某日資百貨看上臧健和的手工水餃,取得代理,在數百家超市全面鋪貨,灣仔碼頭在香港很快成為冷凍食品第一品牌,而大家都稱創辦人為臧姑娘,她的傳奇故事也曾被搬上螢幕。

 臧健和在1985年開了第一間水餃工廠,1997年,灣仔碼頭與美國通用磨坊食品公司正式合資。從此,借助美國通用磨坊的強大資金和管理水平,灣仔碼頭走出香港。

 灣仔碼頭自2007年5月進入台灣市場,短短一年內便順利搶下20%的冷凍水餃市場,僅在台灣高雄設廠。如今,全面撤出台灣,在台僅停留了9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