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50721王中一

台廠太便宜 通威穩賺

大陸通威集團入股昱晶,揭開了兩岸太陽能產業藉由股權投資結盟的序幕。對於雙方來說,當然是各有考量,但從整個大環境,反映的還是台股人氣退潮、個股本益比嚴重偏低的現象。目前昱晶每股淨值為30.55元,昨天收盤價僅19.5元,通威以每股17元入股,就能取得昱晶的奧援,算得上是穩賺不賠。

全球太陽能產業近年的發展史,可以用劇力萬鈞來形容,曾經當上全球第一的德國、日本和大陸無錫尚德,都已敗下陣來;若從市場來看,德國與歐洲市場退位,中國大陸在官方支持下,從最大工廠變身為最大市場,至於日本、英國、東南亞和中東等地也大幅拉高。除此之外,「雙反」、「新雙反」和「反規避」等貿易戰爭層出不窮,更讓整個產業生態變得更具挑戰性。

攤開中國大陸廠商的組織架構,每一家幾乎都是從上游的多晶矽、矽晶圓、電池、模組做到終端電廠,垂直整合成為追求目標,但就以企管學的「木桶理論」觀察,一個木桶的裝水量不是看最長的木片,而是最短的那一片,樣樣都通的結果就是每個環節都鬆。與其如此,還不如與專注於「矽晶圓」和「電池」兩大領域的台廠合作。

此外,在中國大陸的融資成本偏高,透過與台廠的合作,以較低的成本擴產也是一個可行之道。事實上,兩岸合作的觀念已經逐步發酵,以日前在內蒙召開的第七屆兩岸可再生能源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來看,會中就已針對兩岸再生能源產業的合作進行討論。

對昱晶來說,通威集團結合農牧養殖與新能源兩大領域,專攻「漁光一體」、「農戶屋頂電站」等,等於開闢出新的太陽能電廠經營模式,與之結合則可替龐大的電池產能找到終端出海口,加上大股東長期自掏腰包增資,此次由合作伙伴帶來8.5億元的資金奧援,也未嘗不是一舉兩得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