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41009林祝菁

到底什麼油可以吃!

從去年10月大統長基、富味鄉的混油,到今年9月強冠的餿水油,不到一個月,再爆發正義油品疑似混入飼料用油,有人說,沒想到,台灣竟有這麼多黑心油,但,更多人想問政府的是,台灣還有什麼油可以吃?!

黑心油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爆發,不僅全台聞油色變,更丟臉丟到國外,讓美食王國蒙塵,造成食品出口重挫,尤其強冠事件發生後,衛福部公布235家的廠商名單,至今仍被大陸要求全系列商品下架無法解禁,廠商哀鴻遍野,日本近期也發出「關愛」的眼神,搞得食品業皮皮挫。

回顧這幾次的食安議題,社會氛圍除了謾罵、還是謾罵,諷刺的是,本該好好把關源頭的政府還帶頭罵,好像千錯萬錯都是廠商的錯,沒有做好自主管理;政府不但一副錯不在己,而且每天「擠牙膏」似地公布消息,帶頭引發社會恐慌。 結果消費者罵,餐廳、夜市小吃攤罵,誤用的受害廠商更是憤怒:「到底這是怎麼回事,是開我們玩笑嗎?我們該買什麼樣的油,可以請政府告訴我們嗎?」

許多業者建議,產官應聯手積極建立源頭管理,提高檢舉獎金,不定期聯合抽查,實地訪查檢驗,建立完善的退換貨機制。更有業者提議,應該以暴制暴,所有食藥署人員都是科班出身,不知市場險惡,搞不清楚不肖廠商的作案手法,不如納入幾個非正規軍的人,才能正確揪出真正的大惡人。

食安事件,不能再成為台灣食品業的絆腳石,應該痛定思痛,產官聯手,才能汰蕪存菁。或許,食安反倒給政府、業者好好上了一課;雖然這堂課,付出的代價實在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