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報導,台灣與南韓經濟一直以來都仰賴蘋果及其他歐美大廠的零件訂單,但隨著蘋果逐漸與三星電子劃清界線,兩國經濟長久以來的競爭均勢也被打破。
過去南韓、台灣工業生產幾乎同步成長,但近來在蘋果刻意降低對三星電子零件依賴度之後,台灣工業生產明顯加速成長。
台灣工業生產繼3月年增3.2%後,4月年增幅擴大至5.29%,5月台灣再度因電子零件生產年增10.3%,使整體工業生產年增5.2%;反觀南韓3月工業生產年增2.6%,4月年增幅縮小至2.4%。南韓政府預定周五公布5月工業生產。
過去全球投資人將南韓、台灣視為全球貿易成長的兩大推手,因為台、韓業者皆效法日本成為歐美科技大廠的上游供應商。南韓三星電子與樂金電子(LG)生產的消費電子產品,雖然成功在國際市場打響自家品牌,但至今仍有大量營收來自零件供應。
路透資料顯示,2007年第1代iPhone問世到2009年第1代Galaxy手機問世期間,台、韓工業生產成長關聯指數從0.36點增至0.98點。2009年起該指數雖稍稍下滑,但平均依舊維持在0.84點,高於Galaxy手機問世前的0.62點平均值,顯示智慧型手機在這幾年內成為兩國工業生產主力。
但隨著Galaxy手機日漸威脅iPhone市場,蘋果與三星夥伴關係開始生變,連帶將部分零件轉單給其他業者,例如iPhone記憶體晶片由東芝供應,且外傳iPhone處控螢幕由日本顯示器公司、LG、夏普及東芝供應。
儘管目前iPhone微處理器晶片仍仰賴三星,但蘋果去年和台積電簽約後使台積電成為iPhone 6微處理器供應商。台積電已表示,供應iPhone晶片將助公司今年淨利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