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40407張光華

新產品遲未出台 蘋果光黯淡

image
 ●現在蘋果的狀況是智慧型手機市占率已被三星超過,它開發的iPhone 5c平價手機卻面臨大陸的競爭產品。圖/新華社、路透

股價徘徊在500美元上下的蘋果公司,最近又開始惹人討論應該拋售還是買進其股票,不管是買是賣雙方持不同意見的人都可以振振有詞,僵持不下。

庫克只是蕭規曹隨,

談不上有啥創意

 尤其是最近蘋果動作頻繁,使得沉寂一段日子,這家市值獨占鰲頭的大企業,又成為投資者的聚焦,只是大家已經從賈伯斯在世時的狂熱追隨者,變成冷眼旁觀者,一直在等待賈伯斯的繼承人提姆˙庫克(Tim Cook)耍一套魔術帶給大家一個驚喜。可是賈伯斯逝世兩年半以來,所有i系列新品如The New iPad、iPad Mini、iPhone 5S、iPhone 5C沒有一樣是超越預期的,而且可能是他生前已經安排好的,庫克只是蕭規曹隨,在產品發表會上模仿著賈伯斯的衣著,走著類似的台步,隔一段時日推銷一種「新產品」,談不上有什麼創意。

 其實要一位財務出身,注重於管理的人可以很快接手不出世的天才,延續豐功偉業,實在有點強人所難。我們早在兩年多之前就已大膽預測,待蘋果用盡賈柏斯所領導研發出的i系列產品以後,蘋果必將面臨考驗,是成是敗誰也下不了保單。

 現在蘋果的狀況是智慧型手機市占率已被三星超過,它開發的iPhone 5c平價手機卻面臨大陸的競爭產品,如小米系列和許多山寨板手機的夾殺,雖然和中國移動(China Mobile)簽署銷售協定,目前只在16個城市上市,期望到年底可以推廣到340個城市,但能否將銷售量爆衝上去是一大問號。

 至於iPad的銷售量,早幾年幾乎獨占的局面,早已被一些使用Intel的Android廠商所攻破。根據最新消息,使用Android作業系統的平板電腦,2013年全球 銷售量1億2,100萬台,市占率為62%,比前年成長127%。其中三星業績最突出,一年間成長了336%。反觀蘋果iPad的業績顯著趨緩,去年才賣了3,700萬台,市占率從前年的53%,掉到去年的36%,而今年走勢也不樂觀。

 就在主力產品銷售不再「驚豔」,而新的產品如大家期待很久的iTV或iWatch卻遲遲不見蹤影的時候,坊間對它的未來動向十分關注。以它1,600億美元的現金庫,除了可以回收股票穩住股價之外(最近還是掉了8%),最可行的當然是收購一些Start-up科技公司,希望輔助公司內部的研發工作。

延伸原有科技優勢,

應用於周邊高檔商品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這過去15個月蘋果買下一家身體動作感應器(body movement sensor)公司,另一家替消費者選擇電視節目的服務企業,還有好幾家定位或地圖服務公司,一共有二十多家小型企業。這和其他大企業巨額收購的手法大不相同,譬如最近FaceBook以190億美元天價買下Whatsapp,微軟則以71億買Nokia的手機部門,而蘋果的用意則著重在對現有的或開發中產品的技術需要。

 前一陣子當Tim Cook會見Tesla電動汽車的Elon Musk,消息傳出後即有人揣測蘋果想用龐大現金併購Tesla,擴大營業面,擺脫i系列商品的藩籬。但沒多久蘋果宣布選定法拉利(Ferrari)、賓士(Mercedes-Benz)和富豪(Volvo)等汽車廠合作,採用蘋果的iOS,企圖如金融時報報導的,運用其科技,繼帶動個人通訊產生革命性的變化後,要更進一步改變人們操作汽車的方式。

 在這同時,Tesla卻對外宣布興建超級汽車電瓶工廠計畫,該工廠將耗資40~50億美元(Panasonic也會是投資股東),占地1千英畝,員工約6,500人,如此可節省製造成本30%,並保證每年50萬台汽車電瓶的供應量。因此確定目前蘋果不會投入非本業相關的行業,而是延伸原有科技的優勢,應用於周邊高檔商品,擴大業務範圍。

 許多投資人開始有了疑問,蘋果從早年的電腦廠商(IT產業)發展為資訊、通訊和電子商品(ICT產業)的龍頭老大,引領其他企業邁向3C大融合的境界,那麼它是否從一個高成長科技開發公司轉型為高檔電子商品的品牌大企業,這倒有點像當年Sony的發展模式,到後來科技研發跟不上行銷和品牌的成功,不知不覺間失去創新的能力,無法維持自家產品銷售量的不墜。

穿戴式新商品,

市場拭目以待

 去年九月根據全球品牌排名調查,Apple已經取代Coca-Cola而成為全球最知名和最有價值的品牌,同時也超過Exxon Mobil石油公司為最高市值公司,達到有史以來的巔峰。但是許多時候,高峰之後便是下滑,根據市場調查,種種跡象顯示高檔高價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已經飽和,而蘋果賴以獲利的iPhone,其銷售成長率不再是雙位數,甚至上季為2%負成長。蘋果則以較廉價的iPhone 5C試圖擴展新興經濟區的市場(特別是中國大陸),但是許多專家都不看好這個策略,一位JP Morgan分析員甚至認為這是一大失策,因為這會模糊公司走高檔商品的路線,同時又無法和其他同款手機競爭,落得兩頭不搭。

 一款手機的閃失當然不會動搖像蘋果這樣大企業的根基,但是任何一家科技商品公司沒有源源不斷地科技創新支援,行銷和品牌不會永遠發光發熱的,這在上個世紀已經有太多案例了;譬如Kodak、Xerox、Polaroid、RCA等大廠商的隕落,真是不勝枚舉。當然現在就判斷蘋果會步這些企業的後塵為時尚早,何況它不同的是手中握有大筆現金,如果善加運用,要想突圍走出一條生路並不是不可能的事,只是大半創新都不是只用金錢可以砸出來的,甚至「不在於很好的管理流程和制度,而是在尋得一流人才去找最棒的答案」,賈伯斯早就認知到這點而且身體力行。

 以現有資料判斷,被一些投資顧問公司看好的iWatch將可能是下一個會飆售的新i系列產品,有人甚至譬喻為另一個iPhone模式,可為蘋果帶來另一次高潮。但許多人都沒有那麼樂觀,筆者認為可戴型的商品如iWatch或Google開發的智慧型眼鏡無法取代iPhone和iPad,唯有整合型的iTV才有可能是蘋果下一個主力產品。無論如何,這兩種新商品的推出都不會太久,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本文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