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40215台新投信董事長 吳火生

甲午年大陸經濟的風險與機會

時序剛由癸巳年跨入甲午年,大陸投資人便洗了一趟三溫暖,直到特定人士接手中誠信托「誠至金開1號」信托項目後,投資人才終於可以喘一口氣,原本可能血本無歸的投資,最終以損失一小部份利息收場,但這也拉開了甲午年中國經濟的風險屏幕,大陸經濟正式由高成長時期,進入調結構時期,過去零風險、高利率的投資商品,將可能一去不復返。

甲午年全球景氣復甦的態勢穩健,但大陸卻面臨三個自身的結構性風險,看起來雖不會致命,但若處理得不好,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引發新一輪的黑天鵝事件。第一個風險是大陸信託商品剛性兌付的默契將逐漸被打破。過去大陸信託公司神奇地違背經濟學「風險與收益成正比」的規律,創造出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零風險、高收益」的神奇商品;但在中誠事件之後,投資者會慢慢發現,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的經濟鐵律,沒有辦法被打破。

過去大陸信託公司只是10個鍋子7個蓋,這種靠著拆東牆、補西牆,東挪西湊的方式,創造出零風險、高獲利的假象,將可能在不久的未來被打破。

第二個風險是,一旦信託商品剛性兌付被打破,影子銀行渠道放款將出現違約潮。過去專門從事信託商品投資的小型金融機構,將面臨流動性問題,預期中國今年可能面臨台灣1995年前後,大量地方型金融機構倒閉風險潮。第三個風險在於全世界都面臨美國量化寬鬆(QE)退場的壓力,流動性退潮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而因基期因素,大陸今年下半年通膨壓力增大,一旦人行啟動升息,恐引發部分供需失衡地區的房地產泡沫破滅。在這三大自身結構性風險壓力下,市場目前對於中國今年經濟看法分歧,也引發近期市場對於人民幣升值的雜音。

所幸,雖然信託商品剛性兌付有可能逐漸被打破,且銀行將表外資產移至表內,可能造成銀行壞帳率升高,但從好的方面看,存款亦將回流銀行體系,可強化監管同時將資金導向正途。從政策角度來看,大陸金融業擁有世界最高的存準率,萬一發生流動性問題,人行手上子彈充裕,有很大的存準率調降空間,一時三刻還不至於引發太大的市場動盪。而一旦金融機構出現流動性問題,大陸政府必然介入紓困,協助整併,因倒閉而引發連動擠兌危機的機率不高。

另一方面,一線城市房宅剛性需求強,加上城鎮化的推動,雖然部分地區房市或將受影響,仍還不致於引發全國性危機。因此,若以歐美市場分析的角度來看,今年大陸經濟情勢可能如過去一般,市場極為擔憂與緊張,但在政府有很大的政策空間和手段下,最多僅是危而不殆,惟這幾年人民幣持續強勁升值的態勢,今年或可能稍顯趨緩。

而趨緩也有趨緩的好處。雖然人民幣國際化是大陸長期政策目標,稍顯強勢的人民幣有助國際化進展,但中國內部多數研究指出,人民幣國際化或做為可儲備性貨幣的路程是一個長期的進程,非一蹴可幾,估計至少是5~10年以後的事。大陸重大政策一向是摸著石子過河,一步一步來的,很多政策多是先試點後,成功了再擴大,不成了就停止;雖然這可能使大陸經濟有些波動,但不會發展成全面性的恐慌,「穩增長、壓動盪」向來是大陸各執政梯隊最重要的教條。

 更重要的是,在過去人民幣持續升值的過程中,大陸為了避免貿易條件惡化影響,已經逐步進行產業調整。過去占出口24.1%的紡織相關產品,2013年比重已經下降到12.4%,取而代之的IT相關產品比重大幅提升,由過去的18.6%上升到2013年的42.8%。IT產品的技術含量高,較不容易被取代,雖然會受到歐美購買意願的影響,但比較不會因匯率升值就喪失競爭力。2014年,在歐美景氣回溫及人民幣緩升的態勢下,預料將是中國IT產業出口大規模崛起的一年,有機會成為今年中國投資的新亮點。

2014甲午年對中國而言是個風險與機會並存的年份。大陸調結構與三大經濟風險,預料造成整個大陸金融市場指數的波動有限,也因為調結構可能產生的壞帳問題,與信託商品引發的影子銀行系統的風險,大陸金融類股今年有相對沉重的壓力。但不論是大陸消費潮帶動的內需、城鎮化的效應,與人民幣緩升帶來大陸IT產業大幅崛起的機會,只要慎選趨勢產業,應仍可有不錯的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