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家統計局周一(15日)公布今年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數據,市場預估年增率約7.5%,而摩根士丹利更是大膽預測,大陸今年下半年的GDP年增率將衰退至5.5%,明年更下探至4.5%。
大陸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6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7%,創下近4個月新高;而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年增率為負2.7%,連續第16個月負成長,市場解讀為總體經濟仍受困產能過剩。
此外,大陸海關總署10日公布進出口資料顯示,6月份大陸進出口總值2兆萬元人民幣(下同),從5月的正增長0.3%,逆轉成年衰退2%。
其中,出口衰退年減3.1%,成長率創下44個月來新低。進口延續5月負成長走向,衰退0.7%。這是繼2012年1月之後,大陸進出口再現同步衰退窘境。
中國大陸歷經經濟高成長之後,近年逐漸呈現成長遲滯,而面對即將公布的第2季GDP數據,大陸官方、專家與投資機構認為約在7.4~7.6%。
這是在2012年第4季GDP年增7.9%之後,連續兩季呈現衰退,今年第1季的年增率為7.7%。
外資機構的預估更低。日前,摩根士丹利發表一份堪稱「超級空頭」的報告,內容指出,目前大陸官方對今年GDP的年增率為7.5%,而大摩發表的「超級看空」預測是,今年大陸的GDP年增率,將在今年下半年大幅衰退至5.5%,而明年則將下探至4.5%。
該報告認為,今年下半年,大陸在政策上,首先將對地方的融資平台以及房地產業者,進行信貸緊縮;其次是財政支出的成長速度將放慢;其三則是將推出對房地產調控的新政策。
而在明年上半年,大陸政府在經濟成長放慢後,政策制定者在沒有積極的改弦更張,而導致經濟的衰退下,將讓金融業造成嚴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