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際遇,真的很難說...楊鎵燡,原先在台北當美髮師,後來回到嘉義家鄉種田養牛,現在的他,是鈜景國產肉品專賣店的老闆;楊晴如,原本完全不會做菜,為了經營自家牛肉料理生意,自己在家實驗上百次,現在哪個部位的牛肉該煮多少時間,她都能一一細數。
他們是姊弟。一開始,因為父親中風,兩人為了挑起家中生計,努力打拚。後來,一股想讓優質國產牛發揚光大的使命感,以及堅持人道方式屠宰牛隻的精神,讓他們即使曾因創業負債2,000萬,都要繼續堅持下去。
這是屬於他們兩人的創業故事。幾年前,兩人更從生肉零售轉而投入牛肉料理事業,創立「御牛殿」餐館,正式進軍餐飲業,在嘉義朴子和台北東門市場都有據點,今年10月還展店到內湖,逐漸打響知名度。
據了解,光東門市場門市,每天中午(12:00~14:00)就有上百位客人報到,為的就是吃碗招牌的「刺身牛肉麵」,店內4、5張內用的小桌子,幾乎天天客滿,門口還排著十多個準備外帶的客人,單店月營業額高達110萬元(包括生肉、料理包跟熟食),如果加上嘉義總店,更高達400多萬元。
之所以能有如此亮眼的業績,因為鈜景的牛肉通過國家認證,品質掛保證。不僅是台灣第1家通過CAS認證的國產牛肉,也是第1家自產自銷、產銷合一的國產牛品牌,從生產過程到販售都可自己把關,連知名連鎖有機食材店都向他們採購。
不僅如此,鈜景每一隻牛都有農委會的「產銷履歷驗證」,只要透過QR code系統掃描,立刻可以知道這隻牛從最初生產、運輸、屠宰,到加工、販售等過程,安全衛生看得到。也因此,日前美牛瘦肉精事件發酵時,鈜景業績至少成長3成。
不過,鈜景並不是一開始就成功,談到當初創業的辛苦,楊晴如未語淚先流。她說,自己對肉品分切、零售甚至餐飲都非專業,「經常被師傅刁」。創業之初,還曾因當時師傅的誤判,損失好幾百萬的設備費用,甚至因錯估市場,1個月屠宰了10幾頭牛,卻只賣出2隻。
楊晴如說,他們販售的牛肉未灌水,利潤空間本來就比一般市面上的肉販少,加上他們為了保持新鮮,有別於一般牛肉以溫體方式送到傳統市場,鈜景則堅持牛肉要在15度C的分切室分切,且經過攝氏零下2度C冷藏,再分送到鈜景的分店或簽約餐廳,保持牛肉的鮮度,又可避免外界汙染。
姊弟倆剛創業時懵懵懂懂,家人朋友都認為他們肯定不會賺錢,而他們也真的狠虧了2,000萬。楊晴如說,當時曾壓力大到需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眠,每天腦袋只想著要明天怎麼還錢。回想起那段日子,她直說:「很辛苦!」
之所以能撐到今天,楊晴如說,她對自家的肉品很有信心,相信好東西一定會被消費者認同。現在,鈜景除生肉零售,還開發多款牛肉周邊產品,包括料理包、牛肉乾等,旗下御牛殿熟食餐館也逐步展店,希望讓更多人知道台灣牛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