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磚漲價了!因全台建案陸續動工,加上用煤及用電成本大增,迫使紅磚產地出廠價水漲船高,最新價格每塊介於1.5至1.7元,比去年上漲約21%至25%,使原本暫時停工的中南部約10家磚瓦業者,最近先後重新開窯,加入量產,頓時紅磚產業的景氣又恢復生機。
台灣區磚瓦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易榮昌說,燃料煤與用電,共占紅磚生產成本的3成,其他生產成本,包括原料土、人事及管銷等費用。
目前煤炭每噸離岸(CIF)價格逾4,000元,比去年漲幅約48%,加上用電成本增加,徒增紅磚製造費用,為反映成本,業者才調高紅磚售價。
過去建築業景氣不好時,中南部約有10家磚瓦業者因接單不穩定,工廠營運處於「半做半停」狀態。直到近兩年房市景氣轉好,新工地林立,讓業者重新啟用窯線,供應紅磚,搶食新一波的紅磚市場商機。
易榮昌強調,兩岸簽訂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之後,屬於弱勢產業的磚瓦產業,未來營運更加困難。為強化市場競爭力,經濟部工業局依產業政策、法規及技術等面向,委由工研院出面輔導磚瓦產業,全案已進入業者訪視的階段。
另台灣區磚瓦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柯志忠指出,房市景氣復甦,營建業者下訂的紅磚訂單明顯增加,每個工地訂單量約3、40萬塊,主要用於建案的隔間與圍牆等場所。
俊行記實業董事長陳江村表示,目前只開一條窯線,規畫日產量40萬塊,因公司取得業界唯一的紅磚「綠建築」認證,目前每日的產能利用率約7成,比中、南部業者的產能利用率好。
陳江村說,因紅磚一部分的原料土來自營建廢棄土所剩下的土方,因此,他建議政府應鼓勵營建業者優先使用土方所製造的紅磚,或要求買回一定比例的紅磚,共同做好環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