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617文■顏嘉南

自駕船重大進展

 在自駕船達到全自駕之前,機器能否判斷如何穿越水域上的障礙,和誰有權優先通過以避免碰撞,仍有待技術和法規問題加以解決。

image
圖╱美聯社

新聞提要■大型航運公司成功完成自駕船測試後,能否贏得貨主和主管機關的信賴,是自駕船技術邁向主流的最大障礙。

精句選粹■A cargo tanker off the coast of Norway completed a 13-hour journey last year. The voyage was a test of an autonomous ship under AUTOSHIP, an EU-funded program to develop new technologies for navigating large vessels.

歐盟自駕船計畫AUTOSHIP去年在挪威沿海,完成了13小時的測試航行,這趟測試代表航運自駕技術的重大進展。

 歐盟資助的自駕船計畫旨在開發大型船舶導航新技術,該計畫結合學術界與產業界,包括研發自駕航運不遺餘力的挪威海事科技巨頭-康斯伯格海事公司(Kongsberg Maritime)。

監管是發展最大難題

 康斯伯格海事成長與解決方案主管羅理寧(Markus Laurinen)指出,自駕航運和遠端作業中心有可能成真,許多外部因素影響該技術的接受度,例如取得客戶的信賴和獲得主管機關批准。

 羅理寧表示:「康斯伯格海事明智地執行這一步,我們設置準則,將功能轉移至遠端作業中心,這讓所有參與者能夠學習和適應這場巨大變革。這涉及大量的利益相關人,包括貨主、船東、營運商和主管機關,甚至是技術開發單位。」

 康斯伯格海事的遠端和自駕解決方案副總裁維赫瓦拉(Ville Vihervaara)表示,說服國家和全球海事主管機關加入,是無人或遠端運輸的最大挑戰。「監管是自駕船發展最大的難題,不同國家和不同的海事主管機關如何允許無人或無船員的船舶在海上航行,和多快能批准執行航運。」

 此類測試目的在贏得主管機關對自駕船的信賴。除了康斯伯格海事外,其他跨足自駕船領域的業者還包括韓國三星重工(Samsung Heavy Industries)。

 三星重工的自駕船技術也獲得重大進展,該公司於2020年將旗下一艘三星T-8船舶改造成為自駕船,並且順利完成測試。三星重工發言人表示,「我們在巨濟島(Geoje Island)成功完成10公里的航行,而且船上人員完全沒有介入。」這主要拜雷達和感測器技術所賜。

 三星重工同時透露,該公司有6艘大型船舶和5艘小型船舶採用自主導航技術。

 產業合作是催生更多相關計畫的關鍵。三星重工去年宣布與丹麥船級社DNV簽署合作協議,共同開發自駕功能。

 如同自駕車,自駕船也能以不同的自駕程度運行。國際海事組織(IMO)表示自駕程度可分為四個等級,從最初階的第一級需要在船上配置船員,到第四級的全自駕,在沒有人類介入的情況下自行運作。

 在自駕船達到第四級之前,仍有許多技術和法規層面問題有待解決。負責提供船員航行水道測量數據的政府機構英國水文局,正在開發機器如何讀懂其圖表的標準。

環境複雜 考驗機器應變

 水文局主管麥克萊曼(Leo McLeman)表示,有別於操作自駕車,危險是看得見的,而自駕船技術獨特之處在於,船員看不見危險。

 機器最大的挑戰之一是環境,當船舶進入繁忙的水域,通常是接近陸地時,會遇到更多船隻,以及近岸風力發電廠等基礎建設。船長知道如何穿越這些障礙,和誰有權優先通過以避免碰撞。但機器是否有這樣的應變能力?麥克萊曼表示,水文局團隊正在處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