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40615黃欣

外交背景奠基礎 陳筱涵作品闖國際

[職場達人] 政治漫畫家

image
●政治漫畫家陳筱涵。圖/陳筱涵提供
達人小檔案

全球政治漫畫組織「Cartooning for Peace」5月甫出版的「人工智能:進化?」一書,收錄120幅來自全球、討論AI議題的新聞漫畫。書籍封面是一幅以「進化論」為發想的構圖,當猿猴逐漸演化為人類,演化終點出現的竟是機器人,讓人反思AI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這幅主題一目了然、發人省思的畫作,出自年僅32歲的台灣政治漫畫家陳筱涵(Stellina Chen)。

 外交系科班出身的背景,讓陳筱涵從國際時事汲取靈感創作。投入政治漫畫界約七年,她不僅是Cartooning for Peace的成員,近年作品更在國際間闖出名聲,常見於法國世界報(Le Monde)、France 24等歐洲媒體。

 她成功的養分來自幼時在美術班打下的基本功、就讀政大外交系所培養的國際視野,以及後來前往法國當交換學生一年的經歷,都奠定了她在國際事務的扎實基本功。

 外交系畢業後,她抱持著「讓世界看見台灣」的理想,先後在法國商會、外交部、經濟部等組織與公部門任職。但機構組織的繁冗例行事務,逐漸磨光她的理想。火光消失前,她想起久違的繪畫興趣,於是重拾畫筆,結合她對國際事務的觀察,開始畫起政治漫畫。

 台灣媒體在政治漫畫的著墨與參考有限,她只有從頭開始摸索。過往水彩素描的繪畫經驗,無法全然套用在政治漫畫上,於是重新找尋畫風。繪圖方式也由過往的紙張繪圖,開始學習用電繪。核心的議題發想與構圖更不用說,為了吸引讀者那三~五秒的閱讀,背後的資料蒐整與構思,或需長達30小時以上。

 為了爭取作品曝光,她也主動出擊。除了加入Cartooning for Peace,透過該平台讓作品有更多亮相機會,同時也向台灣、歐洲等多家媒體投稿。果然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2021年全球疫情大爆發,關注中國議題的政治風向逐漸增多;之後俄烏戰爭、以及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兩岸衝突升溫等事件,更將美中台相關議題熱度推升到前所未見的高點。陳筱涵說:「這時法國等歐洲媒體都希望聽到來自這些地方的聲音,我的作品見刊量也明顯大增。」

 陳筱涵犀利的觀察視角漸在國際媒體打響名聲,去年法國出版社邀請她嘗試長篇創作,並在去年10月出版首本政治長篇漫畫「菁英學院」(Dans la cour des grands)。她以全球20位菁英領導化身同班同學為發想,透過開學後選舉班長做為故事主軸,以此暗喻國際情勢。她在書中大玩諧音梗,譬如法國總統馬克宏(Macron)取其諧音變成馬卡龍(Macaron)、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則成為X-man等。不僅如此,她還在故事中巧妙點出每個人物的不同性格,莞爾之餘,映照現實讓人細思極恐。

 該書出版後廣受好評,今年中文版正式亮相,這也是她的作品首度以中文付梓。2月台北國際書展期間,陳筱涵舉辦簽書會與座談會,好多她的長期讀者到場支持。她謙虛地說,原以為這樣的漫畫議題不太吸引台灣讀者,沒想到現場人氣超乎預期,還有不少讀者敲碗想看「菁英學院」第二集,讓她又驚又喜。

 讀者的熱情回饋,也讓她對台灣的政治漫畫前景燃起一絲希望。陳筱涵說,正在和台灣一新聞評論網站討論中文政治漫畫露出的機會,預計初期會先以一周一篇的頻率試水溫,很快就會登場。至於長篇漫畫,陳筱涵坦言她正在構思下一本書的方向,應會偏向報導型的內容,期望明年可以亮相。

達人座右銘

 就算世界讓你無能為力,仍要堅持感動自己,才可能創作出讓人感動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