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80915姚舜

蘭餐廳 如何讓不素之客 全認蔬

[星光蔬食] 米其林摘星蔬食餐廳〈大蔬無界〉客座採訪筆記

image
▲〈大蔬無界〉的餐後甜點〈夢紛星空〉,紫色湯圓是在米漿中加了蝶豆花染色,並包入酒釀作餡,形色味皆誘人。圖/姚舜
▲〈君子飯〉是用平菇、蘑菇、香菇、蘑菇、杏鮑菇,以及桃膠、黑木耳和紅蔥頭作出的「素食滷肉飯」,好吃極了。圖/姚舜
▲〈蘭餐廳〉甜點主廚作的〈落葉歸根〉,方形炸餃子內餡是會爆漿的白巧克力,並搭配焦糖封防風草共陳。圖/姚舜
▲〈大蔬無界〉廚藝副總監高家風(左)率8人廚團來台客座,與台北〈蘭餐廳〉法籍主廚基爾德(右)聯手演繹精彩的蔬食盛宴。 圖/姚舜
▲〈獨菇求敗〉的猴頭菇,經過水煮殺青、醃漬賦味、清蒸塑形,以及煎、烤等工序烹調,最後再淋了黑胡椒醬提味,非常費工費時。圖/姚舜
▲〈搶艷〉是以綠色酪梨和紅色甜菜根共構,並搭配了以發酵杏鮑菇與米漿製成的脆米餅,形色搶眼、味道口感均衡協調。圖/姚舜
▲椒麻味的〈水八仙〉,是用口感彈Q的雞頭米和先用高湯煨過再用照燒醬賦味的玉米筍搭配,最後用青蔥和青花椒作的醬汁提味。圖/姚舜

 什麼樣的「素材」可以料理出「葷香」?又什麼樣的蔬食,在嘴哩可以嚼出「肉感」?還有,什麼樣的中式素食,能得到米其林指南神祕客的青睞並且摘星?  以蔬食料理在〈上海米其林指南〉中摘星的〈大蔬無界〉廚藝副總監高家風,率領餐廳廚藝團隊成員共8人,自13日起至16日客座台北市安和路上的〈Orchid 蘭〉餐廳,並與〈蘭〉餐廳法籍主廚的基爾德(Gildas Perin)共同推出「米其林蔬食饗宴」,這前所未見的中西跨界蔬食饗宴,14道菜式共用掉了超過50種蔬食食材入菜,完全沒有用到雞鴨魚肉等食材,連提味醬料也都「全素」,卻道道有滋有味有口感,且形色搶眼吸睛非常誘人。無怪乎〈大蔬無界〉在十里洋場的大上海,讓包括外國人在內的「不素之客」全部認「蔬」。

除去了宗教信仰的因素,愈來愈多現代人開始食蔬,這其中有人是為了健康食素,有人是為了愛地球而開始少吃肉。食蔬,成了一種「食尚」,「veganism食蔬主義」更成了許多飲食男女的生活態度、生活主張,「Vegan」更成了「另類獨特品味人士」的代名詞。

 食蔬,已是食代趨勢,舉凡法國聖堂教父級三星名廚Alain Passard與Alain Ducasse,美國名廚Mario Batali,或已不再使用葷食入饌,或推出全蔬菜料理菜單。連重新開張的〈Noma〉都有全蔬食菜單讓客人選擇。

 前述名店供應的都是西餐,即便是蔬食菜單,都是西式口味。而〈大蔬無界〉則是「中式蔬食料理餐廳」,菜單上蔬食菜式多數是中式口味,且五湖四海、大江南北地汲取中華料理八大菜系中具代表性的「味型」,賦予蔬食濃郁且強烈的味道,透過味道的移轉,讓食客會心。

 實際採訪並吃了高家風與廚藝團隊成員此次客座〈蘭〉餐廳設計的菜式,我覺得〈大蔬無界〉所以能吸引無肉不歡的「不素之客」也願意上門,甚至一在「美食聖經」中摘星,不僅是該餐廳所用蔬食食材博雜多樣且不乏珍稀,更重要的是廚藝團隊透過不厭精緻繁複的做工與繁複的工序,為食材賦味並增益口感的「功夫」,真的很不簡單。

 舉猴頭菇為例吧,這是蔬食餐廳或素菜館中最常被用來傳遞「肉感」的食材。只是,一般餐廳多簡單烹調、簡單賦味,而〈大蔬無界〉的招牌菜之一〈獨菇求敗〉則用了極其繁複的工序烹調料理猴頭菇,為此平凡食材展現劇力萬鈞的風味與口感。

 高家風烹製〈獨菇求敗〉是將猴頭菇以日本料理中慣用的「殺青」手法,將猴頭菇先以洗米水殺青後,再用黑胡椒、香料、蛋白醃製兩小時,然後再蒸兩小時,藉蛋白質分解凝固使之塑成球形。然後再香煎,最後放入烤箱收乾表面、保存汁液。出菜時淋上以烤蔬菜高湯與黑胡椒熬製的黑胡椒醬成菜。這猴頭菇的口感彈Q緊實且味道濃郁鮮香,好吃極了。高家風表示,為了讓猴頭菇達到此一「境界」,〈大蔬無界〉的廚藝團隊花了無數時間、用了近一公噸猴頭菇不斷試做,最後才得到了此一方法。

 高家風也善於利用食材與生俱來的「特質」增益菜餚的形色味。如〈大蔬無界〉的鎮店招牌菜式〈十八味福壽全〉,高家風即用了台灣南瓜與日本南瓜與蔬菜高湯熬成黃金湯,用南瓜入湯,是藉油澱粉質使湯質稠濃,台灣南瓜是取其甜,日本南瓜則是取其香。而這道「素食佛跳牆」的豐富口感則是靠猴頭菇、山藥、黃耳、湘蓮、人蔘果、竹蓀、腐竹與竹笙等食材同烹共煨創造。

 台灣的素食人口很多,食蔬的朋友也與日俱增,但台灣素菜館或蔬食餐廳所用食材多以豆類加工品或菇蕈為主,且烹調料理手法亦侷限在蒸、煮與炒等範圍。如今〈大蔬無界〉廚藝團隊來台與〈蘭餐廳〉法籍主廚聯手獻藝,不只顛覆了一般人腦中「蔬食多數味平淡」刻板印象,中西廚團同場競技,也為「蔬食還能怎麼做?」激盪出許多新的火花。更重要的是,經過交流與啟發,〈蘭〉餐廳決定自10月起亦推出一套全新蔬食菜單啦!